知识产权犯罪35期:离职带走客户名单出售华盛通,侵犯公民信息或侵犯商业秘密!
王科栋律师,职务、商业和金融领域刑事律师。
各位企业员工和经营者要注意,离职后擅自带走客户名单并出售牟利,可能会触犯刑事法律红线,那就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。根据刑法第253条,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7年。
我是康达律所王科栋律师华盛通,团队擅长知识产权犯罪的预防与刑事辩护,三大高危的违法情节提示:
·第一、窃取核心信息。客户名单包含姓名、电话、住址等敏感数据,若未经授权带走并转卖即非法获取。
·第二、利用职务便利,在职权范围内接触加密用户信息,如交易记录、需求偏好、离职后违规披露或出售。
·第三、牟利链条化。与外部人员链接批量倒卖信息华盛通,获利超5000元的即达到刑事链标准。
法律制定的要点: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联系方式、交易习惯、行踪轨迹等。若客户名单包含此深度信息即受法律保护,双重违法风险。若客户名单同时符合商业秘密要钱、非公知性价值性保密措施,还有可能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。
企业保护商业秘密防控要做到三件事:
·第一、分级加密。对客户信息按敏感度分类,限制访问权限,关键数据加密存储。
·第二、协议约束。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,明确离职后信息禁止使用条款,竞业限制相关的要覆盖到核心客户。
·第三、动态监管。定期审计信息使用日志,离职前强制删除设备数据。
法律底线不可破,信息保护需敬畏。
我是康达律所王科栋律师,团队擅长知识产权犯罪的预防与刑事辩护,有法律问题留言私信。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